GOD55 loading
装货...

快打旋风太阳放现在进攻垫底 疾风篮球更好吗

  深度| 新浪体育 #深度NBA

  前几天,一则关于老太阳队的新闻勾起了球迷的回忆:04-06赛季以炮轰独树一帜的太阳队是当时回合数、得分、三分出手、三分比例联盟第一的球队,但放在今天四项数据几乎都是倒数。

太阳的数据放到今天的NBA已经倒数太阳的数据放到今天的NBA已经倒数  

  这则新闻除了让球迷忆往昔青春岁月,还揭示了篮球潮流更替的现象,如今NBA的节奏越打越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比赛节奏更快意味着每场比赛相对而言会有更多回合数。

  过去三年联盟三十支球队场均回合数几乎都在100上下:18-19赛季破百,19-20赛季100.3,20-21赛季暂时在99.5。

  回合越多通常也伴随着更多的得分,目前本赛季最高的篮网场均得分高达120.7分,最少的骑士也有104.5分。18-19赛季以来,全联盟所有球队的得分场均超过了110分。

  尽管最近三年球迷才明显地感受到小快灵篮球哲学在如今联盟的普及,但这种趋向于快节奏的进攻篮球已经在联盟风靡了一段时间,而且作为少数精英球队的标志存在。

小球打法代表——金州勇士小球打法代表——金州勇士  

  自13-14赛季开始,联盟平均得分已经稳定破百,而这也是小球时代弄潮儿勇士崛起的节点。

    01 快打+三分,已成为现代篮球的必备品

  任何时代,先进的东西都是经少数精英探索后再流向大众的,这一次NBA的球风变革也不例外。

  伴随着勇士篮球哲学在最近几年商业与竞技上的成功,其他球队也看到了相应的价值,随即群起效仿。

  在全联盟各支球队学习勇士快节奏篮球的过程中,最大的特征就是三分球的普及。

  数据不难证明这一点,12-13赛季三十支球队场均三分出手达到20次,随后每年呈大幅上涨趋势,16-17赛季破25次,最近三个赛季都站上了场均30次的大关,目前更是达到了有史以来最高的34.9次。

近几个赛季三分出手数场均已超30次近几个赛季三分出手数场均已超30次  

  那些本身没有战绩束缚的重建球队很快便拥抱了勇士的小快灵篮球哲学,比如老鹰就是其中的典型,况且他们的班底就是勇士故人(主教练劳伊德-皮尔斯和总裁施伦克都曾在勇士任职)。

  除了老鹰成为东部小勇士,在历史车轮的推动下,一些老派球队也屈从于时代浪潮而转型。

  本赛季的马刺和爵士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爵士投出了联盟第二多的三分球(场均42次,比上赛季多6.8次),而04-05赛季他们甚至只有场均不到10次三分出手。

  宣称厌恶三分球的波波维奇,麾下球队也成为场均超30次三分出手的“炮轰球队”了,而04-05赛季的跑轰鼻祖太阳队场均也才投24.7个三分。

  但他们的转型并非盲目地刻意求变,拥抱三分确实让他们得到了好处——马刺现在重回季后赛集团,而爵士现在是全联盟战绩最好的球队。

爵士打法转型收到了成效爵士打法转型收到了成效  

  三分球是这个时代篮球的标志,其中潜藏着“创造空间”的学问,后者才是小快灵篮球的本质。

  马刺和爵士除了投更多三分,采用更小更快的阵容也是他们转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尽管两支球队还继续重用传统中锋(珀尔特尔和戈贝尔),但马刺这赛季提拔原是后卫的凯尔顿-约翰逊打大前锋,爵士频繁采用一大四小的打法,都在体现他们服从小快灵篮球的准则。

  而在这种崇尚小球的风向下,空间型内线从曾经的“舶来品”(过去更多是欧洲内线的代名词)成为所有球队的必备品(马刺正印中锋阿尔德里奇如今也彻底成为大号投手),而空间型内线的风靡无疑是联盟朝小球时代迈进的标志性事件。

  20年前,当时的一阵内线是奥尼尔+邓肯两名传统大个子标杆。

  即便只往前数10年,一阵中锋也是不投三分的霍华德。但去年的一阵中锋安东尼-戴维斯职业生涯至今为止投了946个三分(常规赛852+季后赛84)。

拥有投射能力的安东尼-戴维斯拥有投射能力的安东尼-戴维斯  

  二十一世纪前15年的一阵中锋几乎不投三分(由于赛季最佳阵容改制前以前场后场区分球员,所以笔者选择改制前每个赛季最接近中锋位置的球员作为一阵中锋统计,比如2001年一阵前场是奥尼尔、邓肯、克里斯-韦伯,笔者就选择奥尼尔为一阵中锋),只有14-15赛季的马克-加索尔职业生涯三分出手达到场均1.3次,但他也是从16-17赛季才开始把三分球作为主要得分手段的。

  而最近5年,除了15-16赛季的小乔丹,另外4年的一阵中锋都是具备外线射程的空间型内线(戴维斯生涯至今场均1.5次三分出手,约基奇2.8次)。

  如果把目光聚焦于本赛季,那更能直观感受到空间型内线的流行程度。

  本赛季得分前10的中锋球员,除了阿德巴约不怎么投三分(但他有中距离长两分),其余都超过场均2次三分出手。

顶级中锋逐渐拥有投射能力顶级中锋逐渐拥有投射能力  

  前三的恩比德、约基奇、武切维奇依次为2.9、3.8、6.3次,而且他们的命中率都在40%左右,这三人就是本赛季迄今为止表现最出色的中锋。

  有趣的是,这三名发挥最好的中锋球员,都不是美国本土制造。

恩比德、约基奇、武切维奇恩比德、约基奇、武切维奇

  

  02 篮球哲学在进化?还是返璞归真?

  我们已经有足够多的事实论述联盟正朝着越来越快、越来越开放的比赛节奏迈进,而这是篮球哲学随时代发展的变化吗?

  1988年央视首次转播NBA比赛,而NBA这个舶来品风靡中国离不开迈克尔-乔丹,所以NBA在中国球迷心中真正落地生根应该是在90年代。

  中国初代球迷对于NBA的记忆,基本都是从90年代开始,恰恰这个时期的NBA,刚刚从快球转为慢球主导。

  1988年联盟的平均回合数还在102.1次的高点(甚至比最近3个赛季还要高),在此之后逐渐下滑,恰好是在90年代进入铁血阵地战为主导的年代。

  老球迷或许仍对当年试图狙击乔丹的对手印象深刻,其中有不少是奉行强硬篮球政策的老派球队。

  比如帕特-莱利的尼克斯,雷吉-米勒带队的步行者,拥有卡尔-马龙和斯托克顿的爵士……包括公牛本身也不是一支打得很快的球队。

  还有当时堪称乔丹宿敌的活塞,乔丹花费了数年时间才跨过坏小子军团走出东部。而当时的活塞是全联盟比赛节奏最慢的球队,在他们两夺冠军的赛季里,场均回合数分别是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

  不过,比起后来的活塞,当时有以赛亚-托马斯助阵的他们打得还算快的了。

“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微笑刺客”以赛亚-托马斯  

  NBA在95-96赛季之后正式进入慢球主导的年代,这种趋势在乔丹退役、公牛王朝结束后达到高潮。

  这时候群雄并起,这种以防守、内线、阵地战为主的篮球审美一直流行到二十一世纪第一个10年的中段。

  NBA场均回合数最少,也就是节奏最慢的一年是98-99赛季。而历史上打得最慢的10个赛季,全部都在95-96赛季之后,其中有6个赛季在新世纪的前10年里。

  99年的公牛(49分),02年的掘金(53分),08年的热火(54分),都曾刷新各自球队历史单场比赛得分纪录,这些比赛也都集中在这个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以慢速篮球哲学崛起的典型球队,无疑就是前面提到的活塞和马刺,他们包揽了新世纪第一个10年里的4个冠军,而由活塞和马刺会师的05年总决赛,恰恰创下了总决赛收视率最低纪录。

  东西部最好的两支球队会师决赛却打不出收视率,这有违联盟的初衷。

  或许考虑到这层原因,联盟开始不断推行更有利于提高观赏性的规则,比如取消Handcheck,把二次进攻时间缩小到14秒,这些改动无疑让进攻篮球变得更有利可图,成为进攻浪潮风靡联盟的幕后推手。

  规则的改变,再配合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术的不断演化,小快灵篮球哲学又重新席卷了世界。

  球队打得更快,拿分更多,观赏性的不断提升,让NBA在全世界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而这种改变也让NBA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商业联赛之一,至少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远超本土的其他职业体育联赛。

  不过,尽管联盟在试图让所有人都打得更快,但小快灵其实并不是现代篮球的专利。

  只能说在球员身体素质和技术普遍更好的今天,这是小快灵篮球的2.0进化版本。因为早在上古时代,小快灵篮球就是当时的主导。

  我们都在说今天的篮球打得有多快,事实上场均回合数最多的一个赛季是73-74赛季,20-21赛季在历史上只能排在19位。

  历史上比赛节奏最快的10个赛季,7个在70年代,而且包揽了前6。

  即便是论得分,历史上场均得分最高的赛季也是61-62赛季,场均118.8分。20-21赛季只能排在第11位。

  60年代的7个赛季包揽了得分榜前7位,第8是59-60赛季,第9是70-71赛季,第10是68-69赛季。

  NBA单支球队的场均得分纪录也要追溯到遥远的过去,第一是81-82赛季的掘金(126.48分),第二是61-62赛季拥有场均50.4分的张伯伦的勇士(125.44分),第三是66-67赛季的76人(125.22分),张伯伦也在队中。

  而当年的张大帅,是否也可以看作如今现代中锋的最佳模板呢?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我们如今热议的所谓“现代篮球”,并不是什么新鲜产物,反而更接近于返璞归真后的升华。

  “防守赢得总冠军”,只是篮球诞生数十年之后的新名词,这项运动的本质,其实就是要把球弄进篮筐里去。

  比起后来花里胡哨的各种上篮、投射才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最简单有效的手段,不是吗?

  不过,谁又知道会不会风水轮流转,篮球的审美有一天又回到了慢节奏上呢?

  如果有哪天教练们新发掘出磨阵地战夺冠的不二法门,那么慢节奏篮球像今天的小快灵篮球那样占据上风,重新夺回篮球世界的主导权,也并不令人惊讶呢。

  (brad z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