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绚烂烟花的映衬下,意大利在罗马奥林匹克球场收获了一场关键的胜利。
今天凌晨,推迟了一年的欧洲杯正式打响。揭幕战上,坐镇主场的意大利3-0战胜了土耳其,这样的比分也让土耳其主帅居内什在赛后发布会上显得十分无奈:
“这不是属于我们的一天。我们总是丢失球权,没法向前进攻。意大利是表现更好的一方,我们输给了表现更好的球队。”
不过严格来说,意大利的这场胜利同样来之不易。

时隔5年重回大赛舞台上,这支意大利已经变了模样。
布冯、巴尔扎利、德罗西等人已经悉数退出国家队,老将只剩下了基耶利尼等人,取而代之的则是多纳鲁马、若日尼奥、因西涅、贝拉尔迪和因莫比莱这些中生代球员。
从星味角度来说,这支意大利确实更像是一支“平民军团”,不过意大利足球在教练层面、战术层面的底蕴,依然在线。

本场比赛,曼奇尼在首发名单上摆出了一套433阵型: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当球权在意大利脚下时,随着斯皮纳佐拉的前插,贝拉尔迪或巴雷拉的拉边,球队实际上会形成一套三后卫的站位:

斯皮纳佐拉和因西涅的左路组合主攻,贝拉尔迪和弗洛伦齐注重策应和保护,形成左攻右守的不对称态势,这便是意大利足球中经典的Zona Mista战术。
曼奇尼将其摆到了欧洲杯的舞台上,更是揭幕战的舞台上。
只不过,精密的战术也同样需要球员的执行。
相较于托蒂等球星,因莫比莱、因西涅、贝拉尔迪的硬实力还是稍显不足。随着土耳其长时间处于低位防守的姿态,他们其实很难威胁到对手的球门。
于是,意大利只能借助后场球员的插上、中前场球员的跑动,在局部创造人数优势,从而打出进攻。
上半场第17分钟,压上拉边的弗洛伦齐将贝拉尔迪送入中路,后者则帮助因西涅打开肋部空间,只可惜射门稍稍偏出:

上半场第29分钟,弗洛伦齐前插助攻,在贝拉尔迪的辅助下,为巴雷拉送上传中良机,可惜一点被土耳其破坏:

三分钟过后,因西涅内切,贝拉尔迪斜插左肋,打出的传中攻势经由因莫比莱变为头球攻门,不过并未命中球门:

虽然攻势不错,但这都建立在弗洛伦齐前压的基础之上。
他的前压虽然可以改善进攻,但也会进一步暴露意大利后场若日尼奥、博努奇等人的防守弱点,从而给老将基耶利尼带来更多的压力和风险,毕竟在上半场后半段时,基耶利尼就已经开始需要面对伊尔马兹的冲击:


从这个角度来说,意大利的确是一支个人能力不够过硬的平民球队。
但是,他们还有一位出色的意大利教练。下半场,曼奇尼的球队需要加快传接球的速度、增加对土耳其的逼抢压力,为进攻线上的球员制造更多的空间,这样才能在不消耗中后场队员、不暴露后场防守弱点的基础上,打出进攻威胁。
很显然,他们做到了:



三粒进球,三次快速犀利的横向转移,让土耳其的防守在宽度上疲于奔命,这也就是土耳其主帅居内什在赛后所说的:
“对手更出色,他们赢得了很多次球权,并且没有丢,并且更好地利用了球场。”
而在这之前,是曼奇尼换上的迪洛伦佐进一步加强了防守,很好地应对了同样是替补登场的云代尔的冲击:

其实早在五年前的法国欧洲杯,当时的意大利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辉。
然而在孔蒂的战术加持下,佩莱、埃德尔等人纷纷打出了超出身价的优异表现,球队也一举打进了八强。本届欧洲杯上,星光依然黯淡的他们还是一支年轻的球队,但意大利足球的底蕴却让他们不容小视。

这份底蕴就是以曼奇尼为代表,在指挥区运筹帷幄的战术能力;这份底蕴就是先保后场的稳健打法,在杯赛赛场上的天然优势。如果蓝衣军团在这个夏天打出让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请你千万不要觉得惊讶。
因为,这是一群团结奋进,不打折扣地执行教练战术的意大利年轻人。
(牧子)
A writer is someone for whom writing is more difficult than it is for other people.
Teamwork begins by building trust. And the only way to do that is to overcome our need for invulner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