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轮客场1-3不敌AC米兰,这一轮主场3-4被尤文图斯翻盘,“我们就是一支中游球队”的印象,恐怕会就此牢牢地刻在穆里尼奥的心里。
尽管上一轮输球,穆里尼奥把更多的篇幅都放在了裁判的判罚决定上,但净负两球的结果由不得他不服气,正当罗马有机会击败本赛季同样状态不佳的尤文图斯时,后者在7分钟内连进三球,直接让球队转胜为败,也让穆里尼奥的心情由晴转阴。
赛后,再次将矛头指向球员的他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当尤文,这支心态极为强大的球队追到3-2时,恐惧就抓住了我们的球员们。对我来说,3-2不成问题,但对我的球员来说就是问题了。”
“归根结底,当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你需要把自己的特点重新捡起来,但我们更衣室里的一些人有点太友善,有点太软弱了。”
赛后接受采访时,穆里尼奥自然对球队被逆转的结果相当不满。在他看来,虽然比分一度陷入落后,他自己依然有绝地反击的心态,但自己的球队却没有。输给尤文,意味着罗马将继续排在第七,“这种在联赛拿个第五、第六、第七的心态就是舒适区,对于一些人来说这太容易了,我们需要逼迫自己走出舒适区。”
也就是他所说的,“他们要向我的心态靠拢,而不是我向他们靠拢。”
这种打鸡血的方式,其实已经上演过一遍了。
执教热刺的初期,穆里尼奥就不止一次地认为热刺的球员们“太乖了”。在亚马逊为热刺制作的《孤注一掷》纪录片中,穆里尼奥在第一堂训练课结束后,就在队伍的后面喊道:
“你们这支队伍肯定有点问题,我和你们对阵那么多次,没有一个球员骂过我。”
于是在训练中,穆里尼奥会经常提醒球员们改变自己的心态:私底下可以做个好人,但在球场上的90分钟,必须变成一个满眼只能看到胜利的混蛋。
就像在罗马一样,执教热刺的时候,利用这种心态上的变化,他也收获了一个不错的短期成绩。
但是,打鸡血是很难长久维持的。
相较于十年前穆里尼奥的鼎盛时期,现在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有了更科学的康复理念、更完善的科技设备,但球员们的赛程压力也变大了许多。
更关键的是,球员们的平均实力出现了下降。
如今的球员,的确不像老一辈球员有着更为成熟的心态和更为执着的胜利欲望,因为足球对老一辈球员来说,是改变人生命运的载体,但对现在的球员来说,只是一个能让他们变得光鲜亮丽的谋生工具而已。
没有足球,凭着社交媒体上的几百万粉丝,他们也能过得很好。
实际上,穆里尼奥对球员的观察是正确的,新一代球员的心态的确发生了变化,但问题在于,你不可能让他们凭空拥有老一辈球员的心态。
在球场上,每天都要求球员拼搏、努力、永不放弃,时间一长,如今平均水平下滑的球员很容易出现疲惫、状态下滑,甚至受伤的情况。在罗马,亚伯拉罕、扎尼奥洛这些最听穆里尼奥话的球员,已经很难重拾赛季初的爆棚表现。
而在球场下,一旦战绩因此下滑,穆里尼奥的这种希望改变球员心态的方法,也很容易引起更衣室的反感和矛盾。
连续两周将输球的责任推给球员,穆里尼奥的未来将再次成疑。
罗马就是一支中游球队,只不过这已经不是十年前的足球世界了。
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穆里尼奥只需两年半的时间,就能将陷入泥沼的波尔图带到欧洲之巅;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穆里尼奥可以带着一支全新的切尔西,在首秀赛季就拿下英超冠军;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穆里尼奥凭借皇马、巴萨各自放弃的斯内德、埃托奥,还有国际米兰那些名气不大的球员们,重现大国际的荣光时代。
只不过,现在时代变了。
热刺、罗马这些球队之所以长期远离联赛冠军的角逐,本质原因就是球员的实力间存在显著差距,他们的球员和冠军球员之间,绝非心态上的区别这么简单。
所以,打鸡血一时有效,长期下来就会出现反效果。
瓜迪奥拉和崇尚压迫足球的德系教练,为何能够成为过去十年的主角?
因为他们的足球理念,恰好是契合了当代年轻球员热衷于争夺球权,无法长时间承受防守压力的心理特点,所以他们在运动科学的帮助下,在年轻球员跑动能力愈发强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这一心态特点,从而拿下了一个又一个的冠军。
迎合世界的人成为优胜者,像穆里尼奥这样迎合不了的,就只剩下了不理解。
他不理解现在的球员为何如此脆弱,他不理解现在的球员为何如此稚嫩,他不理解现在的球员为何无法跟上他的脚步和节奏。
赛后接受采访时,他说他不想向球员的心态靠拢,但不靠拢,他就只能陷入恶性循环当中。
来到罗马,穆里尼奥只需在承认“我们是一支中游球队”的基础上,放慢改造的脚步,精进自己的战术,自然就能等到春暖花开的一天。
毕竟就连瓜迪奥拉来到曼城的第一年,他也只不过是第四名而已。
然而长期来说,这已经不是靠改变心态就能改变一切的年代了,因为球员之间实力的差距已经变大了,变大到不是改变心态就能弥补的程度了。
参透这一点,罗马和穆里尼奥才有机会变得更好。
(牧子)
A writer is someone for whom writing is more difficult than it is for other people.
Teamwork begins by building trust. And the only way to do that is to overcome our need for invulnerability.